2020 年六月的最後一天,我應台北市工業會與經濟部中小企業發展基金的邀請,發表了一篇「疫後的企業體質強化之道」演講;三小時的講座,有許多觀察與反思,現在讓我再精斂,擴大,提出這八篇文章給企業界的朋友。

第一項反思:風險雷區該如何減少?

在這次的疫情中,企業面對到的震蕩是很強烈的,因為大多數市場的「封鎖」,讓許多產業都直接面臨到訂單減產或消費喪失的問題,也因此,觸動了一連串的地雷。
在這幾月中,我也和不少的企業有了不少的對話,整理下來,大致有以下幾個雷區是這次引爆出來的:
一、上下游的供應鏈過於集中,不論是名單的集中,或是地域的集中,這樣的現象在正常狀況是很合理的,但是一旦該地區出現問題,就會形成我們在經營上的風險。
二、大量展店或擴張數量,同樣的道理,在太平盛世時,這是很棒的企業拓展,但是在疫情風暴中,這就是我們的致命傷。
三、龐大的人力成本,再強大的企業,也都在這個月中紛紛傳出裁員消息,不可否認的,人力是企業經營重要的一環,但是同樣的,人力也是企業在面對疫情時,最重的包袱。
四、客戶的高度集中化,換句白話文,就是企業過去都被一兩家大客戶給「包養」了,因此,一旦這一兩家受到了影響,企業面臨到巨大撼動。
五、現金流量的操作,過去太習慣把現金去進行更多的投資或資產佈局,造成了這幾個月的現金缺口,資產又無法立刻變現時的窘境。

每一位領導人、每一位主管,甚至只是看到這篇文章的每一位朋友,都要問自己:現在是疫後嗎?
嚴格來說,我所給予的主題是一種誤導,現在不算是疫後,因為,我們必須相信:疫情是可能再來一次的;就算不是這次的「新冠病毒」,我相信,大自然還是會給我們更多的考驗。
因此,解析這五大雷區,我們可以提出三個對策:分散、改變、計劃

「分散對策」需要做的,自然是將自己的原物料供應商,以及自己的客戶群,去做一定的分散處理,仍然要有主力供應商或主要客戶,但是,也必須有備選;而這些備選更需要平時就去溝通、就去經營,就要有「商業關係」的氣氛在彼此互動中。
「改變對策」則需要針對我們的人力資源,去進一步做出思考。有沒有可能在「雇用制」與「約聘制」之外,發展出更不一樣的制度,這一點我不是專家,各家企業的人力資源專才才是;以我自己的團隊而言,我現在開始進行外圍團隊的協作養成,同時,並利用實習制度與內部創業制度,幫我進行這一塊的人力佈局。
「計劃對策」則是企業領導人必須抱著「疫情有可能再來一次」的心態,去思考自己的資源佈局、現金控管以及擴張計劃,這也許乍聽之下是叫各位保守,其實不是的,我想談的是的「關鍵佈局」,有沒有可能運用別人的力量?有沒有可能運用更有效的管理?有沒有可能進行異業結盟?有沒有可能進行市場的拆解與策略的調整?

不同的產業,上面的三大對策是不一樣的,對策的發展很吃產業經驗,以及策略思考;我自己身為我公司的領導人,過去半年,這些雷區有幾項也在我的身上引爆了,也因此,這三大對策也在這幾個月中,在我腦中縈繞不去。
吃過的虧都是教訓,上過的當就要學乖,疫情再來一次時,我們就要讓這些雷區不要引爆,領導人的策略思考,就是如此!(1/8)

(原作者.麥巨卡索訓練中心 羅亦耀老師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