繳件 自參賽伙伴報名後,至初賽文件截止交件日(12/31)止,所有參賽選手必須繳交自己的微課企劃書。 大會會提供「微課企劃書」的統一 word 檔。 所有參賽選手必須在企劃書中,說明自己的微課設計架構、設計理念、各集大綱,讓評審團可以透過企劃書,掌握到該微課的價值。
評審 大會將於 1/10 舉辦「初賽鑑賞會議」,以線上的方式,每位參賽伙伴有 5分鐘的時間,介紹自己的微課架構與內容(先行錄製完成),評審團將透過線上的方式,了解所有參賽微課的內容,並依「評審標準表」進行評分的動作。 初賽鑑賞會議中,若是選手本身不克或不方便完成錄製,將由大會協助。
晉級 大會會收集所有評審團的評分後,依下列標準來計算各個作品的分數: ◇ 每位參賽作品的分數,先捨去最高值與最低值。 ◇ 將其它評審分數進行平均值,即為其初賽得分。 ◇ 大會將於 1/13 正式公佈「本屆賽事前六強菁英」名單(如有分數相同則增額並列)。
實用性 課程內容對於我們的企業是否有實質性的工作幫助與連結(20%)
吸睛性 系列名稱與各集主題的文字是否能讓提昇員工的學習意願(20%)
架構性 該系列的架構是否清晰且完整地呈現該項主題(20%)
獨特性 內容是否不落俗套,並能呈現出講師具有獨特的觀點與價值(20%)
專業性 講師的說明中,是否能感受到講師本身在該領域的專業度(20%)